日前,中國教育學會組織召開“校園文化交流會”,深入學習“兩會”提出的教育精神,總結了關于如何建設人民滿意的校園文化的幾點要點。
王繼華教授親自與金火炬公司研究校園特色文化建設戰略
2014年“兩會”的召開,開啟了中國教育新的征程。為了深入學習和落實“兩會”精神,中國教育學會組織學校文化研究分會、北京大學教育文化戰略研究所、中國倫理學會德育專業委員會、北京金火炬環境藝術有限公司的專家召開交流會。會議本著解決問題、樹立典型的宗旨,從校園文化的角度,圍繞“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怎樣的”這個問題進行研討。并結合實際案例,指出了當前校園文化存在的問題,明確了校園文化的發展方向。
一、杜絕 “千佛一面”,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目前校園文化建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特色。一些學校在建設校園文化時,忽略了自身特色,盲目搬抄。結果導致與他校雷同,隨便走進一個學校,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樣的校園文化,不能真正反映學校的文化和特色,也很難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嚴格地說,并不能算是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每所學校獨有的文化,是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建設校園文化應該從學校的特色入手,深入研究學校的歷史、現狀、地域文化及其影射文化,建設出反映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與會專家觀看了北京金火炬環境藝術有限公司的校園文化建設的案例。其中,新疆農業職業學校的代表農耕文化的“和”文化,濟源中專的“弘濟水之德,創移山新能”的“愚公新能”文化,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專家認為這兩所學校的校園文化體現了該校的特色,為校園文化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二、杜絕“東拼西湊”,打造整體性特色校園文化
會議研究認為,目前大多數學校已初步具備建設校園文化的意識,但缺乏整體性籌劃。往往只是從片面出發,隨意抓取感興趣的事物,東拼西湊,導致建設出的校園文化沒有主題,沒有體系,無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能為學校樹立品牌。
針對這一問題,北京金火炬環境藝術有限公司校園文化專家安源對建設校園文化提出了更高得要求。 他指出校園文化不光要各具特色,獨一無二,更要體現整體性。理念文化識別系統應該是學校核心價值的延伸,視覺文化識別系統及環境文化識別系應該是理念體系的具體表現。學校的每一個建筑,每一個雕塑,甚至每一個標志,既是一處風景,又是校園文化整體中的一部分。
新疆化學工業學校的特色校園文化案例得到了與會各位專家的高度重視。專家認為,該案例“化潤昆侖,德澤天工”的核心文化理念既體現了化工學校的專業特色,又包含了“昆侖”的地域文化,還蘊含了學校德育教育的理念,很好地體現了該校的特色。學校的建筑以藍色為基色,同?;盏挠蒙3忠恢?,并把這種風格貫穿到視覺文化系統的每一個細節中,從校服、手提袋到紙杯,無一不體現了風格的統一。景觀雕塑使用齒輪、分子運動等元素,主題鮮明,體現學校為工業輸送人才的特點。整個校園環境不僅美觀,具有文化氣息,而且主題鮮明特色,富有和諧之美。
三、杜絕“面子工程”,打造“以人為本”的特色校園文化
會議嚴肅申明,校園文化建設要植根于學生需求。堅決杜絕校方誤解校園文化的作用,急功近利,把建設校園當成是“擺闊”的“面子工程”。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習文化品味和教育思想的體現。無論是隱形的校園文化還是顯性的校園文化都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環境的熏陶,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審美情趣。教育家陶行知說:“一草一木總關情”,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是“潤物細無聲”的浸潤。所以,只有把校園文化定位在高品位文化上,力求校園環境的美觀、和諧、充滿文化氛圍,才能真正發揮出校園文化的巨大影響力。
最后,會議呼吁,校園文化建設要向優秀的公司看齊,提高行業整體水平,把校園文化建設成千秋工程。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