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聞中心
010-60294863
新聞中心
- 河北商貿學校大廳文化設09-13
- 中國學校文化建設大趨勢07-26
- 學校文化建設應遵循的2206-09
- 沈陽中醫院學校校園文化05-24
- 學校辦學特色應該體現在11-17
- 滁州城市職業學院校園文08-14
- 校長怎樣建設校園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聲學舒適08-05
- 學校家具應如何設計?08-05
- 校園景觀文化|山東公路技07-14
提升校園景觀設計的幾個設計原則
作者:金火炬時間:2019-03-11 16:57:43來源:佚名 點擊量:0
校園規劃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良好發展的保障,對已建成校園進行改建或增建規劃時,應該進行一些現狀使用的調查研究,收集學生和教工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對校園戶外空間的要求并分析案例,這些工作將有助于校園建設的總體布局、特殊空間保護和戶外空間細部設計。例如,在校園規劃中,要把相關學科規劃到同一組團中,創造一個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共享實驗室、圖書資料的空間,達到資源共享。從前面分析當前大學校園景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可以總結出提升校園景觀設計整體質量的幾個設計原則:
一、是校園景觀應具生態化
中國人對山、水有著特殊的情懷,山、水在人們心中是有靈存在的地方。古人興建土木,多在依山傍水之處,認為山可以陶冶情操,水可以平靜心情。從古代的書院到現在的現代化學校都保留著這種傳統。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河流山川,地形地貌都是構成校園景觀設計的重要資源。以廈門大學為例,廈門大學校園依山伴海,背靠五老峰,與閩南古剎南普陀寺為鄰,出了白城校門就是海濱浴場。校園建筑獨特,風景秀麗,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一邊是南普陀寺,一邊是海濱與胡里山炮臺,校園有芙蓉湖、情人谷水庫等景點。校園是一個生態系統,現在的大學校園應注意自然與人工之間的和諧統一,做到既符合美學思維又不失功能性要求,對具有當地歷史特征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要適當保留和合理改造,營造出一種既滿足師生生活工作要求的氛圍,同時又創造具有區域特色的自然環境景觀空間。
二、是校園景觀要符合人性化要求
人性化是整個設計過程中一直強調和追求的最終目標。如果不以人性化為最基本要求,其他的設計都是空談,從設計之初到設計結束,設計師都應抱著“一切為了人”的態度去創作。以人為中心不是只針對個體的人,而是要全面考慮到社會上不同類型、不同群體的人,大學校園的人性化設計應根據集中人群的性格特征和行為方式進行設計和規劃,做到“點線面”結合,相互統一。人性化設計是設計發生的基本條件,也是設計的最高階段,對設計師要求也更高,做好人性化設計是一名優秀的設計師一生的追求和目標。

三、是校園景觀要有專屬性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催生了很多建筑樓盤、廣場、公園如雨后春筍般崛起,短時間的建設和“面子工程”迫使它們呈現出一種千篇一律、過目而忘的病態。不幸的是,校園也是這其中的一分子,特別是一些高校的新校區,幾乎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這其中的原因就是校園景觀設計缺少專屬性。專屬性是校園的性格,是吸引人前往、逗留的個性特征。藝術類院校有藝術類的性格,理工類院校同樣也有它的特征,如中央美術學院整體建筑及道路鋪裝顏色以灰色為基調,灰色有暗抑的美,有點單純,有點空靈,有點寂寞,捉摸不透,奔跑于黑白之間,就像藝術家的思維一樣善變、飄忽不定,這也許就是屬于中央美術學院的色彩。當然,顏色只是表現專屬性的一種方式,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學校的歷史文化、學科背景、辦學理念、所處地理環境等,這些都是影響和決定校園景觀專屬性的重要因素。承載著大學特色的景觀環境,可以喚起人們對科學、對文化的認同感,可以引發師生對學校歷史和成就的自豪感,激發教師愛崗敬業、學生奮起學習的激情和信心。
現代校園往往面積龐大,必須建立明晰的校園環境景觀結構框架,繼而從尺度、交往空間的層次性及適宜的道路系統等方面來營造人性化的校園場所;在生態園林的大環境下,通過人工置景,滲入進人文氣息,在這里,理性與浪漫交織,環境與文化融合。樸實、宜人、向上的校園環境必然會受到人們的認同和熱愛。這樣的大學校園環境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增強求知欲,營造良好的思想和文化交流的氛圍。
一、是校園景觀應具生態化
中國人對山、水有著特殊的情懷,山、水在人們心中是有靈存在的地方。古人興建土木,多在依山傍水之處,認為山可以陶冶情操,水可以平靜心情。從古代的書院到現在的現代化學校都保留著這種傳統。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河流山川,地形地貌都是構成校園景觀設計的重要資源。以廈門大學為例,廈門大學校園依山伴海,背靠五老峰,與閩南古剎南普陀寺為鄰,出了白城校門就是海濱浴場。校園建筑獨特,風景秀麗,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一邊是南普陀寺,一邊是海濱與胡里山炮臺,校園有芙蓉湖、情人谷水庫等景點。校園是一個生態系統,現在的大學校園應注意自然與人工之間的和諧統一,做到既符合美學思維又不失功能性要求,對具有當地歷史特征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要適當保留和合理改造,營造出一種既滿足師生生活工作要求的氛圍,同時又創造具有區域特色的自然環境景觀空間。
二、是校園景觀要符合人性化要求
人性化是整個設計過程中一直強調和追求的最終目標。如果不以人性化為最基本要求,其他的設計都是空談,從設計之初到設計結束,設計師都應抱著“一切為了人”的態度去創作。以人為中心不是只針對個體的人,而是要全面考慮到社會上不同類型、不同群體的人,大學校園的人性化設計應根據集中人群的性格特征和行為方式進行設計和規劃,做到“點線面”結合,相互統一。人性化設計是設計發生的基本條件,也是設計的最高階段,對設計師要求也更高,做好人性化設計是一名優秀的設計師一生的追求和目標。

三、是校園景觀要有專屬性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催生了很多建筑樓盤、廣場、公園如雨后春筍般崛起,短時間的建設和“面子工程”迫使它們呈現出一種千篇一律、過目而忘的病態。不幸的是,校園也是這其中的一分子,特別是一些高校的新校區,幾乎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這其中的原因就是校園景觀設計缺少專屬性。專屬性是校園的性格,是吸引人前往、逗留的個性特征。藝術類院校有藝術類的性格,理工類院校同樣也有它的特征,如中央美術學院整體建筑及道路鋪裝顏色以灰色為基調,灰色有暗抑的美,有點單純,有點空靈,有點寂寞,捉摸不透,奔跑于黑白之間,就像藝術家的思維一樣善變、飄忽不定,這也許就是屬于中央美術學院的色彩。當然,顏色只是表現專屬性的一種方式,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學校的歷史文化、學科背景、辦學理念、所處地理環境等,這些都是影響和決定校園景觀專屬性的重要因素。承載著大學特色的景觀環境,可以喚起人們對科學、對文化的認同感,可以引發師生對學校歷史和成就的自豪感,激發教師愛崗敬業、學生奮起學習的激情和信心。
現代校園往往面積龐大,必須建立明晰的校園環境景觀結構框架,繼而從尺度、交往空間的層次性及適宜的道路系統等方面來營造人性化的校園場所;在生態園林的大環境下,通過人工置景,滲入進人文氣息,在這里,理性與浪漫交織,環境與文化融合。樸實、宜人、向上的校園環境必然會受到人們的認同和熱愛。這樣的大學校園環境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增強求知欲,營造良好的思想和文化交流的氛圍。

- 上一篇:城市雕塑折射校園雕塑設計
- 下一篇:校園文化建設,教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