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風的特點較之校風的定義及作用更明確一些,大致可以概括為五個“統一”。(一)有形與無形的統一這是校風存在形式的特點。校風存在的形式,既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形的校風是用文字或其他物化標志固定下來的規一般學校都有以文字形式固定的校訓或校風,只不過有的學校特別是一些名校概括得準確、恰當一些。無形的校風是沒有明文規定但可以感受到的心理氣氛或為社會認同的穩定風氣。如北大的學術民主作風,南開的日新月異之風,山東大學的樸實厚重等等,都屬于無形的校風。對這些校風學校一般沒有用文字的形式明確予以規定,但卻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要求學校成員能夠這樣做,因而實質上也是該校的校風。(二)穩定性與發展性的統一校風一經形成,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它能夠在各種場合影響學校成員的行為,而且,盡管學校的成員會不斷流動,但校風都依然會綿亙持久地存在下去,不因人事變更而經常改變。當然,校風的穩定并不是凝固不變,任何校風都會由于內外條件的變化而不斷發展,不斷充實,因而校風也有發展性。 (三)規范性與自覺性的統一 校風是一種特殊的學校規范,有控制師生行為的作用。即使有部分學校成員,還未把校風內化為人格的一部分,還不能自覺地實踐校鳳,但在行動上卻不能不按校風的要求去行事。因此,新生入學,新教師調入,很快就能受到校風影響而與原有師生一致起來這就是校風的規范作用。校風的這一特點,既保持了校風的穩定性,又促進校風的延續和發展。校風的自覺性是指當校風內化為學校成員的人格特質以后,學校成員就會自覺地去實踐校風。正是棱風的這一特點,使得學校成為向社會宣傳文明、傳播文明的重要陣地。時間:2014-09-24來源:校園文化 瀏覽:233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