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閣下訪問金火炬校園文化建設公司官網,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中小學專題網站|加入收藏|聯系我們|在線咨詢
    企業微信平臺
    成功案例
    免費400服務熱線
    當前位置: 簡體中文 > 新聞動態 > 正文

    新聞動態

    校園文化建設設計圖片素材

    時間:2014-04-15來源:校園文化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在新興傳播方式異彩紛呈、價值觀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面對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如何以正確的價值理念引領未成年人、如何通過賡續國學傳統教育文化涵育未成年人,是新形勢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

      今年一月起,武漢市硚口區在中小學校中設立試驗點,啟動以國學教育為主線的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工程,著力在國學教育、現代文化精神、群體觀念等方面開展教學活動,把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作為推進未成年人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探索出了一條以內在修養自主提升、將文明訴諸未成年人文化自覺的新路徑,有效推動了全區未成年人道德建設的縱橫深入。

      喚起文化自覺 實現德育常態滲透

      自硚口區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工程啟動以來,區文明辦通過多次深入校園的走訪調研活動,與區教育局共同確立目標任務及相應實施策略,并問計師生,廣泛在未成年人中征集意見,切實增強了此項目的實踐性和針對性。作為硚口區校園文化環境的先行者,武漢市第63中學早在2009年開始了相關教學路徑的探索,是區文明辦推薦的武漢市傳統文化教育先進單位。該校的仁愛課題曾獲省及武漢"1+8"城市圈研究成果一等獎,是硚口區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工程的首批試點之一。其特色在于將"仁愛教育"作為重點課題,以傳統的善美、廣愛為基礎,加強對學生崇孝尚禮品質的培養,幫助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價值觀,以立體的傳統文化宣傳攻勢,有效弘揚民俗及傳統美德;通過開展經典誦讀、講《論語》故事比賽等周期性、階段性的品牌主題活動,強調導向性和實踐性,將孔子儒學思想的精髓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轉化為未成年人發自內心認同、自愿實踐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63中精細的教育研究和顯著的實踐成效,為進一步開展與深入未成年人傳統文化教育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

      感悟文明力量 模范精神春風化雨

      為進一步加深傳統文化在未成年人中的影響力,經區文明辦策劃、引薦,63中與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獲得者董明結對,成立了"63中董明愛心志愿者團隊",并由董明擔任63中學志愿者團隊的輔導員,希望借助道德模范的力量播撒文明的種子,傳遞愛心,強化傳統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用實際行動踐行仁愛校園文化。模范精神的感召力為63中的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道德模范董明"播撒文明,傳遞愛心"的精神悄然萌動,仁愛行動在63中校園蔚然成風,仁愛志愿者團隊的活動不斷豐富、深化。"63中董明愛心志愿者團隊"的隊員曾接到來自廣東的長途電話,稱在網上看到63中仁愛志愿者團隊的新聞,希望通過也能加入到董明愛心行動中去;每周一、周五,63中學都會組織學生在操場上做手語操《感恩的心》,經常吸引校園欄桿外的大批路人駐足觀看,成為仁壽地區一道獨特的風景;利用傳統節日,63中開展"知恩、感恩、報恩"主題班會,孕育未成年人們對養育之恩、師長教導之情、同學幫助之誼、社會包容之義的感激之心.......從學習者到踐行者的角色轉變,讓未成年人們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文明的力量,享受到了付出的快樂。

      體驗文明細節 開發自主管理潛能

      對未成年人的文明涵育過程是一個習慣養成的過程。同為硚口區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工程試點單位的常碼頭小學,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緊密聯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前沿課題,強化組織、載體保障,開展以文明細節體驗的系列文化活動,分別從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德育路徑三方面制定細則,加強習慣養成的監測,從細節入手,引導未成年人從身邊小事做起,自尊自省,自強自立,不刻意去恪守規范,而是將文明細節作為自我約束的一部分,入腦、入心。通過開展"培養良好書寫習慣"活動,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通過學雷鋒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讀書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的"兩月四節"活動,讓未成年人有更多機會接觸文明細節,從制止不文明過馬路的"大膽英雄",到勸解亂丟廢棄物的不文明行為,對文明細節的體驗將文明的抽象概念具體落實到了未成年人親身參與的實踐之中,收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有力激發了未成年人自我管理、提升的潛能。

    在线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国产98在线 | 日韩|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线|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