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新聞中心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專家說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家說 > 內容

    增強校園文化實力 助推校園文化建設

    作者:金火炬校園文化建設中心時間:2016-11-14 11:29:53來源:佚名 點擊量:0

    10月23日,縣委、縣政府在大禮堂召開了文化名縣建設動員大會。經過緊張籌備,11月10日,萬榮縣教科局召集局機關全體人員、縣直學校校長及各聯校長在局四樓會議室隆重召開“增強校園文化實力  助推文化名縣建設”動員大會。領導講話激動人心,典型發言催人奮進,實施方案具體可行,今天推出教科局黨組書記、張煒講話摘要,與大家共享。
    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文化名縣”建設戰略,動員大家統一思想,上下聯動,真抓實干,持之以恒地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強力打造“文化繁榮、文明充盈、和諧進取”的校園文化。

    一、更新理念,準確把握校園文化的本質內涵
    1、校園文化的定義、內涵
    《辭?!穼ξ幕亩x是:“人民群眾在歷史實踐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即語言、文字、文學、技藝、學問等外在特質,‘化’即情感、態度、價值觀、意志品質等內在思想”。校園文化是學校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是外在氛圍與內在品質的統一。
    我們必須準確把握校園文化的定義與內涵,與時俱進地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助推學校辦學品位提檔升級。
    2、校園文化的內容
    校園文化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即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結合我縣實際這三大內容,可細化為10個方面:
    物質文化
    指校園硬件建設,主要包括校園的亮化、綠化、美化等。
    制度文化
    指學校機構設置、規章制度、行為規范、文明公約等。各校要根據實際,制定科學、規范、操作性強、體現學校文化特色的各種規章制度。
    課程文化
    指學校教育的核心部分——課堂教學,包括:上課、批改、輔導等。課堂教學應該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陣地。教師要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滲透于每一節課,用優美的儀表、高雅的舉止,愛生如子、無私奉獻的職業道德修養,去激勵每一名學生成長、成才。
    經典文化
    指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的文化精髓,例如:《易經》、《論語》、《三字經》、《百家姓》、《老子》、《千字文》、《弟子規》等。
    體藝文化
    指體育和文藝,體育包括:操類、武術類、球類等運動項目,文藝包括:音樂、器樂、戲曲、繪畫等。
    非遺文化
    指我縣世代相傳,并視其為文化遺產的項目。例如:面塑、剪紙、臺閣、笑話、花鼓、土布印染等。
    鄉土文化
    指具有鮮明的萬榮地域特色文化,例如:根祖文化、慈善文化、慈孝文化、笑話文化、漢武文化、廉政文化、三鳳文化、三王文化、張儀文化、孤峰文化、紅色文化、黃河文化等。
    游戲文化
    指游戲本身所體現的文化藝術,例如:運動類、益智類、趣味類等。
    創作發明
    指師生文學創作以及科技小發明、小制作等。
    核心素養
    指提升學生人文道德素養等,例如:德育教育、行為習慣養成等。
    3、校園文化的特征
    動性
    校園文化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的,各校要讓全體師生參與其中,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讓師生在參與中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滲透性
    校園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各校要注意從小處著眼,從細節抓起,扎實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讓學校的一草一木、師生的一言一行都滲透文化氣息。
    傳承性
    各校要持之以恒推動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長。
    二、高度重視,深刻理解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1、校園文化建設是建設“文化名縣”戰略的重要載體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陣地、文化傳承的主力軍,更應該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建設“文化名縣”的號召,先行一步,真抓實干,迅速鋪開校園文化建設工作。
    2、校園文化建設是提升學校辦學品味的重要舉措
    一所優秀的學校,應該是精神的特區、文化的家園。校園文化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更應當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使校園充滿高雅濃郁、生生不息的文化氣息,不斷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3、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校園文化建設著眼點在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人格形成,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道德修養、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聚焦重點,扎實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1、形成體系
    我縣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要求是:“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宗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重點,以人為本,因校制宜,努力建設符合素質教育要求、體現時代精神的校園文化體系。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實現‘一校一特色、一師一特長、一生一技能’的既定目標,形成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各單位要在堅持這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結合本校實際,迅速制定實施方案和五年規劃,形成完整的、科學的、系統的、可持續推進的校園文化體系。
    2、突出特色
    特色是校園文化的生命。各校要根據縣局方案,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的基礎上,結合地域特色,深入挖掘諸如榮河的笑文化、皇甫的孝文化、光華的三鳳文化、高村的善文化、里望的廉文化、裴莊的黃河文化等特色文化,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擦亮學校的文化品牌。同時,要根據學生實際,積極開展剪紙、寫作、舞蹈、面塑、科技制作、書法、鋼琴、繪畫等教育活動,培養學生一技之能。
    3、統籌推進
    校園文化包羅萬象、內容豐富,是各類活動的集合。為此,務必要做到“三個結合”:一要把校園文化建設與教育方針結合起來;二要把校園文化建設與硬件建設結合起來;三要把校園文化建設與課程改革結合起來。各校要在挖掘鄉土文化的基礎上,創編校本教材,開設校本課程,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家鄉文化底蘊,培養學生對家鄉的深厚感情,形成明理善辯、胸懷大愛的意志品質。
    4、持續發力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線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勞永逸。因此,各單位要嚴格按照縣局方案和五年規劃,強化舉措,持續發力,分階段、分步驟,扎實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體藝教育、非物質文化傳承、核心素養教育、文章詩詞創作、楹聯撰寫”等教育活動,確保十三五末,大見成效,形成獨居特色的“萬榮校園文化”,實現“一校一特色、一師一特長、一生一技能”的既定目標。

    四、多措并舉,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取得實效
    1、思想高度重視
    全體人員要站在文化強國、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高度,充分認識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2、強化宣傳報道
    各學校要及時向各大媒體,報送工作推進過程中的先進經驗、典型做法,向全社會展示學校的新變化、新景象,帶動全體師生投身校園文化建設活動。

    3、嚴格責任追究
    縣局將成立督察組,不定期深入基層學校,認真檢查工作措施落實情況、階段性目標完成情況及整改情況,及時匯總評比,對于思想麻痹,行動遲緩,成效低劣的單位和個人,將予以嚴肅處理。
    校園文化是學校之根,精神之魂,孕育教育智慧,生發教育理想,提升教育品格,滋養師生心靈。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文化名縣”建設戰略為指引,創新思路,狠抓落實,全面打贏校園文化建設攻堅戰,用一流的成績,向縣委、縣政府和全縣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精品展示

    ?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3519號

    在线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国产98在线 | 日韩|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线|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